高校聯智庫舉辦論壇 馬駿博士論上海自貿區對香港的影響
  • 2013-11-13 14:11
由高校聯智庫主辦,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MBA課程和新世紀論壇協辦的智庫論壇於11月10日星期日下午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三中全會后大陸經改、上海自貿區對香港的影響」,由德意志銀行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高校聯智庫導師、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馬駿博士主講。論壇原本定於高校聯會所舉行,因校友報名特別踴躍,遂移師香港城市大學田家炳演講廳舉行,論壇現場,可容納三百餘人的演講廳座無虛席。

出席論壇的主協辦機構代表有:高校聯會長方方先生,高校聯主席郭明華先生,高校聯副會長謝炯全博士。主辦機構高校聯智庫代表紀碩鳴先生、耿春亞先生、吳昊先生、方平先生;協辦機構代表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院長嚴厚民教授;協辦機構代表、新世紀論壇副召集人曾勵強太平紳士、新世紀論壇副召集人鄧詠俊議員、新世紀論壇地區事務主任陳財喜議員。論壇司儀由高校聯智庫的吳昊先生擔任。

進入主題演講,馬駿博士首先談及自己對大陸的宏觀經濟走勢的預測,他樂觀的推測,2014年大陸GDP的增長可達8.6%,高於一般預期。緊接著,對於備受矚目正在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可能會推動的改革領域,他也作出了預測,他認為,放開准入、擴大開放、金融改革、土地和戶籍改革、國企改革、房產稅、社保改革及市政債改革将是三中全會后最有影響力的八項改革。論及上海自貿區,馬博士首先從TPP的大背景出發,談到上海自貿區的實質是“中國自貿區”,是中國為加入TPP等高標準国际貿易協定的改革試驗。對於上海自貿區的具體改革政策,負面清單管理、開放服務業、開放民營銀行、貿易自由化等等都廣受期待。馬博士預計,作為上海自貿區的關鍵領域,自貿區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存款規模有希望在未來一至兩年達到3000億至4000億的規模。他還預計,自貿區內企業將能開設普通(在岸)帳戶和自貿區(離岸)帳戶,兩類帳戶在初期將有一定的隔離,但通過逐步改革,最終趨向人民幣資本項目下的自由兌換。最後,談及上海自貿區對香港的影響,馬博士區分了外幣和人民幣兩個方面,他認為,上海自貿區的金融改革對香港外幣的流動性存量不產生影響,但香港外幣業務的交易量將上升。而對於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究竟是導致香港人民幣外流還是行成良性互動,關鍵在於政策設計。

問答環節上,校友們積極發問,廣泛提及大陸宏觀經濟運行趨勢、房地產行業前景、人民幣國際化、上海自貿區、香港的機遇和挑戰等議題。馬博士以深厚的專業功底、寬闊的環球視野、獨到的分析角度,靈活機智、深入淺出的為校友們解答問題,贏得了校友們的熱烈掌聲。
 
中國高等院校香港校友會聯合會 秘書處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返回頂部